安装

 yum -y  install inotify-tools
yum install rsync

innotify说明

  inotify介绍-- 是一种强大的、细颗粒的、异步的文件系统监控机制,*&####&*_0_*&####&*内核从2.6.13起,加入Inotify可以监控文件系统中添加、删除、修改移动等各种事件,利用这个内核接口,就可以监控文件系统下文件的各种变化情况。

inotifywait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m,–monitor 始终保持事件监听状态
-r,–recursive 递归查询目录
-q,–quiet 只打印监控事件的信息
–excludei 排除文件或目录时,不区分大小写
-t,–timeout 超时时间
–timefmt 指定时间输出格式
–format 指定时间输出格式
-e,–event 后面指定删、增、改等事件

inotifywait events事件说明

事件名称 事件说明
access 读取文件或目录内容
modify 修改文件或目录内容
attrib 文件或目录的属性改变
close_write 修改真实文件内容
close_nowrite  
close  
open 文件或目录被打开
moved_to 文件或目录移动到
moved_from 文件或目录从移动
move 移动文件或目录移动到监视目录
create 在监视目录下创建文件或目录
delete 删除监视目录下的文件或目录
delete_self  
unmount 卸载文件系统

rsync说明

在配置完rsync服务器后,就可以从客户端发出rsync命令来实现各种同步的操作。rsync有很多功能选项,下面就对介绍一下常用的选项:

  rsync的命令格式可以为:
  
  1. rsync [OPTION]... SRC [SRC]... [USER@]HOST:DEST 
  2.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 
  3. rsync [OPTION]... SRC [SRC]... DEST 
  4.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 
  5. rsync [OPTION]... SRC [SRC]... [USER@]HOST::DEST 
  6. rsync [OPTION]... rsync://[USER@]HOST[:PORT]/SRC [DEST]

  rsync有六种不同的工作模式:

  1. 拷贝本地文件;当SRC和DES路径信息都不包含有单个冒号":"分隔符时就启动这种工作模式。
  2.使用一个远程shell程序(如rsh、ssh)来实现将本地机器的内容拷贝到远程机器。当DST路径地址包含单个冒号":"分隔符时启动该模式。
  3.使用一个远程shell程序(如rsh、ssh)来实现将远程机器的内容拷贝到本地机器。当SRC地址路径包含单个冒号":"分隔符时启动该模式。
  4. 从远程rsync服务器中拷贝文件到本地机。当SRC路径信息包含"::"分隔符时启动该模式。
  5. 从本地机器拷贝文件到远程rsync服务器中。当DST路径信息包含"::"分隔符时启动该模式。
  6. 列远程机的文件列表。这类似于rsync传输,不过只要在命令中省略掉本地机信息即可。
  -a 以archive模式操作、复制目录、符号连接 相当于-rlptgoD

  rsync中的参数

  -r 是递归 
  -l 是链接文件,意思是拷贝链接文件;-p 表示保持文件原有权限;-t 保持文件原有时间;-g 保持文件原有用户组;-o 保持文件原有属主;-D 相当于块设备文件;
  -z 传输时压缩;
  -P 传输进度;
  -v 传输时的进度等信息,和-P有点关系,自己试试。可以看文档;
  -e ssh的参数建立起加密的连接。
  -u只进行更新,防止本地新文件被重写,注意两者机器的时钟的同时
  --progress是指显示出详细的进度情况
  --delete是指如果服务器端删除了这一文件,那么客户端也相应把文件删除,保持真正的一致
  --password-file=/password/path/file来指定密码文件,这样就可以在脚本中使用而无需交互式地输入验证密码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份密码文件权限属性要设得只有属主可读。

脚本

客户端:

1.配置密码文件,并设置权限

echo "rsyncuser" >> /etc/rsync.passwd
chmod /etc/rsync.passwd

2.脚本

#!/bin/bash
src=/data/ # 需要同步的源路径
des=data # 目标服务器上 rsync --daemon 发布的名称
rsync_passwd_file=/etc/rsync.passwd1 # rsync验证的密码文件
ip1=192.168.2.107 # 目标服务器1
user=rsyncuser # rsync --daemon定义的验证用户名
cd ${src} # 此方法中,由于rsync同步的特性,这里必须要先cd到源目录,inotify再监听 ./ 才能rsync同步后目录结构一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行各种尝试观看其效果
inotifywait -mrq --format '%Xe %w%f' -e modify,create,delete,attrib,close_write,move ./ | while read file # 把监控到有发生更改的"文件路径列表"循环
do
INO_EVENT=$(echo $file | awk '{print $1}') # 把inotify输出切割 把事件类型部分赋值给INO_EVENT
INO_FILE=$(echo $file | awk '{print $2}') # 把inotify输出切割 把文件路径部分赋值给INO_FILE
echo "-------------------------------$(date)------------------------------------"
echo $file
#增加、修改、写入完成、移动进事件
#增、改放在同一个判断,因为他们都肯定是针对文件的操作,即使是新建目录,要同步的也只是一个空目录,不会影响速度。
if [[ $INO_EVENT =~ 'CREATE' ]] || [[ $INO_EVENT =~ 'MODIFY' ]] || [[ $INO_EVENT =~ 'CLOSE_WRITE' ]] || [[ $INO_EVENT =~ 'MOVED_TO' ]] # 判断事件类型
then
echo 'CREATE or MODIFY or CLOSE_WRITE or MOVED_TO'
rsync -avzcR --password-file=${rsync_passwd_file} $(dirname ${INO_FILE}) ${user}@${ip1}::${des} # INO_FILE变量代表路径哦 -c校验文件内容
#仔细看 上面的rsync同步命令 源是用了$(dirname ${INO_FILE})变量 即每次只针对性的同步发生改变的文件的目录(只同步目标文件的方法在生产环境的某些极端环境下会漏文件 现在可以在不漏文件下也有不错的速度 做到平衡) 然后用-R参数把源的目录结构递归到目标后面 保证目录结构一致性
fi
#删除、移动出事件
if [[ $INO_EVENT =~ 'DELETE' ]] || [[ $INO_EVENT =~ 'MOVED_FROM' ]]
then
echo 'DELETE or MOVED_FROM'
rsync -avzR --delete --password-file=${rsync_passwd_file} $(dirname ${INO_FILE}) ${user}@${ip1}::${des}
#看rsync命令 如果直接同步已删除的路径${INO_FILE}会报no such or directory错误 所以这里同步的源是被删文件或目录的上一级路径,并加上--delete来删除目标上有而源中没有的文件,这里不能做到指定文件删除,如果删除的路径越靠近根,则同步的目录月多,同步删除的操作就越花时间。这里有更好方法的同学,欢迎交流。
fi
#修改属性事件 指 touch chgrp chmod chown等操作
if [[ $INO_EVENT =~ 'ATTRIB' ]]
then
echo 'ATTRIB'
if [ ! -d "$INO_FILE" ] # 如果修改属性的是目录 则不同步,因为同步目录会发生递归扫描,等此目录下的文件发生同步时,rsync会顺带更新此目录。
then
rsync -avzcR --password-file=${rsync_passwd_file} $(dirname ${INO_FILE}) ${user}@${ip1}::${des}fi
fi
done

后台执行

nohup /bin/bash inotify_rsync.sh >/dev/null 2>&1 &

每两小时做1次全量同步

因为inotify只在启动时会监控目录,他没有启动期间的文件发生更改,他是不知道的,所以这里每2个小时做1次全量同步,防止各种意外遗漏,保证目录一致。

* */2 * * * rsync -avz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wd /data/ rsyncuser@192.168.2.107::data

服务端配置:

/etc/rsyncd.conf

    uid = root
gid = root
use chroot = no
max connections =
timeout =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lockfile = /var/run/rsyncd.lock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data]
path = /data/
ignore errors = yes
read only = no
write only = no
hosts allow = 192.168.0.0/
hosts deny = *
list = yes
uid = root
gid = root
auth users = rsyncuser
secrets file = /etc/rsync.passwd

添加用户,配置密码,添加认证文件,设置权限,并启动服务

useradd rsyncuser
echo rsyncuser:rsuncuser| chpasswd
echo "rsyncuser:rsyncuser" >> /etc/rsync.passwd
chmod 600 /etc/rsync.passwd
rsync --daemon --config=/etc/rsyncd.conf

配置完成! 

最新文章

  1. ajax 通用方法,从thinkphp中拔出来的
  2. [原创]在Linux系统Ubuntu14.04上安装部署docker。
  3. ini_set("display_errors","On");和error_reporting(E_ALL);
  4. java中的list,set,数组之间的转换
  5. 5. apktool 给XX手机卫士加广告页
  6. Oracle占用8080端口问题的解决
  7. PL/SQL Developer去掉启动时自动弹出的Logon弹出框方法
  8. LESSON THREE
  9. Node的Buffer
  10. 搭建SpringMVC+MyBatis开发框架二
  11. WAS集群服务的关闭与启动
  12. MVVM解决方案的一般结构
  13. Windows Server 2003下ASP.NET无法识别IE11的解决方法
  14. asp.net2.0安全性(1)--用户角色篇(代码实现1)--转载来自车老师
  15. 每天一个linux命令(55)--at命令
  16. 浏览器存储(cookie、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17. 无限极分类class
  18. Asp.net容器化
  19. Course2-Python函数和模块
  20. React之父子组件传递和其它一些要点

热门文章

  1. Compile OpenCASCADE7.3 with VS2008
  2. Xshell高级后门完整分析报告
  3. 2.安装 CLI和CLI的工作原理
  4. django 笔记15 ajax系列
  5. git ---- 产生冲突的场景 和解决办法
  6. Spring控制反转容器的使用例子
  7. 前端图像 裁剪利器 JQuerJjcrop+裁剪图像保存教程
  8. exsi的虚拟机加载U盘
  9. 常用模块(hashlib、suprocess、configparser)
  10. cookie 实现记住用户名演示 通过代码迅速理解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