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硅片,BOM

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就是指一个东西的各个材料的的成本价格

BOM成本要控制,有三点要注意的。

一,是否有芯片替代料,在性能不降低的情况下,替代料和原有芯片的价差是否可以弥补更换方案的迁移成本。如果是,可以更换。

二,在掌握足够的芯片替代料信息后,和原有的芯片供应商进行谈判,降低BOM。

三,是否可以方案的系统层面考虑,研究竞争对手的情况,结合自身技术的特点,对系统进行功能优化,减少元器件的数量,降低BOM。

硅片:供需剪刀差形成,从12寸向8寸蔓延

  硅片是半导体芯片制造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在晶圆制造材料成本中占比近30%,是份额最大的材料。

目前主流的硅片为300mm(12英寸)、200mm(8英寸)和150mm(6英寸),其中12英寸硅片份额在65-70%左右,8寸硅片占25-27%左右,6寸占6-7%左右。近年来12英寸硅片占比逐渐提升,6和8寸硅片的市场将被逐步挤压,预计2020年二者合计占比由2014年的40%左右下降到2020年的30%左右,而更大尺寸450mm(18英寸)产能将在19年开始逐步投建。

  硅片尺寸越大,单个硅片上可制造的芯片数量则越多,同时技术要求水平也越高。对于300mm硅片来说,其面积大约比200mm硅片多2.25倍,200mm硅片大概能生产出88块芯片而300mm硅片则能生产出232块芯片。更大直径的硅片可以减少边缘芯片,提高生产成品率;同时,在同一工艺过程中能一次性处理更多的芯片,设备的重复利用率提高了。

  12英寸硅片主要用于高端产品,如CPUGPU等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8英寸主要用于中低端产品,如电源管理IC、LCDLED驱动IC、MCU、功率半导体MOSFE、汽车半导体等。 

硅片供给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目前全球硅晶圆厂商以日本、台湾、德国等五大厂商为主,包括日本信越、日本三菱住友SUMCO、环球晶圆、德国Siltronic、韩国SKSiltronic,前五大供应商囊括约90%以上的市场份额。

硅片的下游客户主要以三星、美光、SK海力士、东芝/WD为代表的存储芯片制造商和以台积电、格罗方德、联电、力晶科技、中芯国际为代表的纯晶圆代工业者。

  需求端:过去十年来硅片需求稳定增长。2016与2007年相比,制造一颗IC面积减少了24%以上,2016年IC面积0.044平方英寸/颗,而2007年0.058平方英寸/颗,1年约减少2~3%。但来自终端需求成长,带动硅片需求量平均每年成长5~7%,故整体硅片面积每年呈3~5%的成长。

供给端:扩产不及时。据DIGITIMES的数据,自2006年至2016年上半,半导体硅片产业历经长达10年的供给过剩,大多数硅晶圆供货商获利不佳,使得近年来供给端的动作相当保守,供应商基本没有扩充产能,2017年受到下游存储器、ASIC、汽车半导体、功率半导体等需求驱动,硅片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供需反转形成剪刀差,硅片厂去库存,硅片价格逐渐上升,从12寸向8寸蔓延。

12寸硅片

需求端:ICinsights数据显示全球营运中的12寸晶圆厂数量持续成长,2017年全球新增8座12寸晶圆厂开张,到2020年底,预期全球将再新增9座的12寸晶圆厂运营,让全球应用于IC生产的12寸晶圆厂总数达到117座。而如果18寸(450mm)晶圆迈入量产,12寸晶圆厂的高峰数量可达到125座左右;而营运中8寸(200mm)量产晶圆厂的最高数量则是210座(在2015年12月为148座)。根据SUMCO的数据,2016下半年全球300mm硅片的需求已经达到520万片/月,2017年和2018年全球300mm硅片的需求分别为550万片/月和570万片/月。预计未来三年300mm硅片需求将持续增加,2020年新增硅片月需求预计超过750万片/月,较2017年增加200万片/月以上,需求提升36%,从2017-2022年复合需求增速超过9.7%,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测算需求还没有考虑部分中国客户。

供给端:根据SEMI的预测,2017年和2018年300mm硅片的产能为525万片/月和540万片/月。由于2017年之前硅片供大于求,硅片产业亏多赚少,各大硅片厂扩产意愿低,所以全球硅片的产量增长缓慢。各大厂商以涨价和稳固市占率为主要策略,到目前为止仅有SUMCO预计在2019年上半年增加11万片/月和Siltronic计划到19年中期扩产7万片/月。我们预计未来几年12寸硅片的缺货将是常态。

  涨价:12寸硅片供不应求,缺货成常态,硅片价格逐步上升,下游晶圆厂开始去库存。信越半导体及SUMCO的12寸硅片签约价已从2017年的75美元/片上涨至120美元/片,涨幅高达60%。未来几年硅片供给仍然存在明显缺口,我们预计涨价趋势将持续,2018年12寸硅片将进一步涨价20%-30%左右。

  8寸硅片

  需求端:2017年上半年8寸晶圆厂整体的需求较平缓,随着2017年第3季旺季需求显现,预期随着硅晶圆续涨,在LCD/LED驱动IC、微控制器(MCU)、电源管理IC(PMIC)、指纹辨识IC、CIS影像传感器等投片需求持续增加。虽然LCD驱动IC、PMIC、指纹辨识IC等已出现转向12寸厂投片情况,但多数上游IC设计厂基于成本及客制化的考虑,仍以在8寸厂投片为主。Sumco预计到2020年200mm硅片需求量将达574万片/月,比2016年底的460万片/月增加24.78%。

  供给端:8寸晶圆制造设备产能持续降低,部分关键设备出现严重缺货,二手8寸晶圆制造设备也是供不应求。在此情况下,晶圆代工短期厂很难大举扩增8寸晶圆产能,8寸硅晶圆的扩产需到2018年-2019年才有产出,我们预计未来几年8寸硅片也将处于供给紧张状态。

涨价:2017年12英寸硅晶圆供不应求且价格逐季调涨,8英寸硅晶圆价格也在2017年下半年跟涨,累计涨幅约10%。在投片需求持续增加,但扩产有限下,预期2018年上半年8寸晶圆厂产能整体产能仍吃紧。根据ESM报道,预期随着硅晶圆续涨价,预计2018年第1季8寸晶圆代工价格将会调涨5~10%。

8寸晶圆产品:产品涨价蔓延

  8寸硅晶圆短缺以及晶圆厂产能紧缺的影响逐渐向市场渗透,而电源IC、MCU、指纹IC、LED/LCD驱动芯片、MOSFET等皆为8寸产线。

  根据国际电子商情报道,多家国内外原厂发布了自2018年1月1日起涨价的通知,主要集中在MOSFET、电源IC、LCD驱动IC等产品,有的涨幅达到了15%-20%。国内厂商,富满电子、华冠半导体、芯电元、芯茂微电子、裕芯电子、南京微盟等对电源IC、LED驱动IC、MOSFET等产品进行了调价,其中MOSFET涨幅较大。国际分立器件与被动元器件厂商Vishay决定自2018年1月2日起对新订单涨价,未发货订单价格也将于3月1日起调整。

MOSFET:延长交期

  根据富昌电子2017年Q4的市场分析报告指出,低压MOSFET产品,英飞凌、Diodes,飞兆(安森美)、安森美、安世,ST,Vishay的交期均在延长,交期在16-30周区间。英飞凌交期16-24周,汽车器件交货时间为24+周。安世半导体交期20-26周,汽车器件产能限制。Vishay/Siliconix从5&6英寸晶圆厂转型成8英寸晶圆厂,货期也有改进。高压MOSFET产品,除IXYS和MS交期稳定之外,英飞凌、飞兆/安森美、ST、罗姆、Vishay皆为交期延长。

 MCU:恐将缺货一整年

  2017年12月,全球汽车电子芯片龙头大厂NXP(恩智浦)宣布,从2018年第一季度开始,MCU、汽车电子等产品将会进入涨价通道,涨价幅度5%-10%不等。此外,自2017年以来,全球多家MCU厂商产品出货交期皆自四个月延长至六个月,日本MCU厂更罕见拉长达九个月。2017年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业营运大多相当红火,连日本半导体厂也出现多年不见正成长荣景,带动IC芯片等电子元件销量走升。预估后市于全球汽车电子、物联网应用需求不断爆发、持续成长,矽晶圆厂产能满载下,2018年全球MCU市场,恐将一整年持续面临供应短缺局面。

  LCD驱动IC:涨价or缺货

  根据WitsView预测,一方面,由于晶圆代工厂提高8英寸厂的IC代工费用,IC设计公司第一季可能跟着被迫向面板厂提高IC报价5~10%,以反映成本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车用电子以及智慧家居等需求兴起,带动电源管理与微控制器等芯片用量攀升,已经开始挤压8英寸晶圆厂LCD驱动IC的投片量。

  近年来因面板厂的削价竞争,驱动IC价格大幅滑落,早已成为晶圆代工厂心中低毛利产品的代名词,当利润更佳的电源管理芯片或是微控制器的需求崛起,也刚好给了晶圆代工厂一个绝佳的调整机会,预估截至2018年第一季,晶圆代工厂驱动IC的投片量将下修约20%。中低端IT面板用驱动IC供应吃紧,驱动IC的交期普遍都拉长到10周以上,有可能连带影响面板的供货。

  2.2、硅含量提升&创新应用驱动,半导体景气周期持续

  本轮半导体景气周期以存储器、硅片等涨价开始,受益于电子产品硅含量提升和下游创新应用需求推动,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有望得到长效发展。

硅含量提升

  按照ICInsights的预测,半导体所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例,将由2016年的25%提高到接近2017年的28.1%,将会有更多的元器件被半导体所取代或整合,或者更多的新功能新应用被新设备所采用,半导体对应电子产品的重要性越来越大,预计到2021年,半导体价值量在整机中的占比将上升到28.9%,提升空间广阔。

以电动汽车为例,据strategyanalytics2015数据,传统汽车的汽车电子成本大约在315美金,而插混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汽车电子含量增加超过一倍,插混汽车大约703美金,纯电动汽车大约719美金。此外,汽车智能化还将进一步提高汽车电子的用量,从而推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创新应用驱动

  根据SIA数据,2016全球半导体下游终端需求主要以通信类(含智能手机)占比为31.5%,PC/平板占比为29.5%,消费电子占比13.5%,汽车电子占比11.6%。

中芯对比台积电:中芯8寸晶圆产能全球最高,台积电12寸最高

众所周知,台积电是全球最强的芯片代工厂,目前拿下了全球55%+的芯片代工订单,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企业,目前的掌握的制造技术是5nm。

而中芯国际则是中国大陆最强的芯片代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虽然只有5%左右的份额,但也排名全球第5名,目前掌握的制造技术是14nm。

关于台积电、中芯这两企业,网上有很多的对比,比如市值、营收、利润、工艺等等。

其实总的一句话可以概括两者的差异,那就是台积电主要靠先进工艺赚钱,目前7nm、16nm、5nm工艺是台积电赚钱的三架马车,占到营收的60%+。

而中芯主要靠成熟工艺赚钱,主要营收来自于150/180nm、55/65nm、40/45nm,这三种工艺占到了64%左右。

也正因为主打工艺不同,所以台积电目前是全球12寸晶圆产能最高的厂商,占到全球12寸晶圆产能的40%左右,因为12寸晶圆主要用于生产28nn及以下的工艺的芯片的。

而中芯国际则是目前全球8寸晶圆产能最高的厂商,占到了全球20-30%左右的8寸晶圆产能。主要用于生产28nm或更成熟的工艺,比如90nm、55nm、40nm等工艺的芯片。

当然,并不是中芯不想投产更多的先进工艺,一方面是技术问题,毕竟中芯目前只有14nm水平。而再往下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持。

二是需要设备的支持,当工艺前进到7nm时,需要EUV光刻机,目前中芯还买不到。此外还需要时间,芯片制造是投资大,门槛高,周期长的产业,需要时间的积累。

所以把握住当前机会,拿下台积电、三星等逐步减产的8寸晶圆产能,也不失为一种生存之道,先活着才能更好的发展。

封测4强对比:长电、通富、华天、晶方,谁更有潜力?

一、业务对比:三广一专

1,长电科技:封测全覆盖,高端封测占比超过90%。八大生产基地,公司结构可分为长电本部、星科金朋、长电韩国以及长电先进等重要子公司,对封装测试高中低端市场全面覆盖。

2,通富微电:深度绑定AMD(为公司第一大客户),挑战英特尔的CPU、GPU。

3,华天科技:进军高端封测,自主研发SiP,FC,TSV,MEMS等高端封测技术。

4,晶方科技:聚焦CIS封测,专注于传感器领域的先进封装服务,封装的产品主要包括摄像头芯片、生物身份识别芯片等产品。

长电,华天,通富产品种类广,覆盖面广,晶方科技专,形成三广一专的布局。

二、业绩体量对比

先看营收对比:长电是绝对得老大,以2020前三季度得数据为例,长电,通富、华天,晶方的营收分别为183亿,72.4亿,59.2亿和7.6亿,长电比后面3兄弟之和还要高47亿。这是已经实现的数据。

再看机构预测的数据,

预计长电2020-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268亿,308亿和355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4%,14.9%和15.2%;

预计通富2020-2022的营收分别为108亿,138亿和173亿,同比增长分别为31%,28%和25%,

预计华天2020-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91亿,110亿和130亿,同比增长分别为12%,21%和18%;

预计晶方2020-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11亿,15亿和18亿,同比增长分别为96%,36%和20%;

长电体量大,增速低,晶方体量小,增速高!反而是通富的体量和增速都还不错。体量第二,增速第二。

净利润对比:

如果看扣非净利润。长电前几年真是没法看,年年巨额亏损。华天的业绩数据是最好的。2020年封测4强的迎来业绩大反转。前三季度而言,长电,通富,华天,晶方的扣非净利润为6.35亿,1.51亿,3.75亿和2.25亿,这一数据都是历史最好的业绩。

看归母净利润以及机构预测数据:

长电2020-2022年归母分别为11亿,15亿和20亿,2021-2022年增速分别为36%,33%;

通富2020-2022年归母分别为4.2亿,6.75亿和8.9亿,2021-2022年增速分别为61%,32%;

华天2020-2022年归母分别为7亿,9.5亿和11.7亿,2021-2022年增速分别为36%,23%;

晶方2020-2022年归母分别为3.85亿,5亿和6.8亿,2021-2022年增速分别为34%,33%;

净利润排名:长电>华天>通富>晶方

净利润增速排名:通富>长电>晶方>华天

三、盈利能力对比:

毛利率对比:晶方吊打其他三兄弟。2020Q3的数据,晶方毛利率51%,华天是23%,长电和通富为17%和16%,远远领先。从最近5个季度来看,毛利率是逐渐提升的,这个趋势很重高,而晶方的提升幅度最大。大家是否还记得,2019年下半年CIS产能严重不足的情况,所以晶方一直是超负荷运转,毛利率持续提升也不足为奇。

净利率对比:

晶方净利率远高于三兄弟,2020Q3净利率为36%,华天,长电,通富分别为9.7%,5.9%,6%,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不好的是,2020年的净利率较2019Q3Q4下滑不少,这也是与cis产能吃紧有关,今年cis产能不是那么吃紧,所以净利率就下来了。而其他三兄弟净利率逐渐提升。长电的净利率是一个什么水平呢?世界第一的日月光净利率8%左右,世界第二的安靠净利率再4%左右,也就是说,长电目前的净利率不算差,因为是重资产,折旧对净利润的影响太大了。

用EBITDA:息税前利润来计算,EBIDTA/营收当作是变种后的净利率,这个数据就还能看,长电和通富再15%-16%区间,华天再22%上下。

毫无疑问,晶方科技的ROE是最高的,这是前三季度大风数据。

现金流都还不错。长电和通富的现金流是最好的,2020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6亿和12亿,将现金流与归母净利润进行比较,长电和通富的比例470%,华天为300%,晶方为110%。这个好好理解,由于折旧会侵蚀净利润,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而折旧却不影响现金流,所以大部分制造业公司的现金流都比净利润高。

所以,有必要看一下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情况,重资产企业投资扩产需要购买设备,需要很多的资金,这能衡量企业的投资情况。长电,通富、华天的投资活动很多,现金流大幅流出,表明公司花费在设备,固定资产上的钱很多,也就是资本开支。而晶方科技投资很少,尤其是在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为正2亿,说明公司收回投资,没用扩产,目前公司正在做定增募资,扩产。

总结:4家公司,长电为首,市场对长电的期待也是最高的,代表了我国封测最高水平。而晶方财务数据最好看,由于晶方专注于CIS细分领域,核心优势更突出一点,但是风险也更高,同时,晶方扩产不明显,产能不足的时候抓不足机遇,未来成长性可能不是特别好。

还需要说明的是,长电与中芯国际是绑定的,形成制造+封测的虚拟IDM模式。

首先,中芯国际是长电的第二大股东,持股14.28%,仅次于大基金的19%。而大基金仅仅是财务投资,决策权在中芯国际手中。

其次,长电的高管基本上都是中芯国际的高管。经过2019年的4月和9月的董事会会议,长电科技董事会完成换届,中芯国际管理层全面入长电科技。长电科技和中芯国际战略上的互联互通,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构建虚拟IDM模式,借助IC设计——IC制造(中芯国际)——Bumping加工(中芯长电)——IC封测(长电科技)的垂直产业链布局承接大量的订单。“中芯+长电”有望复制“台积电+日月光”的协同发展模式。

最新文章

  1. OAF_开发系列22_实现OAF条形码BarCode
  2. C# 内存信息
  3. css设置透明度
  4. 跨平台高效率Lua网络库 ( 同步形式的API ,底层是异步非阻塞)
  5. UVa 1467 (贪心+暴力) Installations
  6. Request.url用法
  7. VS2010 配置 DirectX 开发环境
  8. 从汇编看c++中指向成员变量的指针(一)
  9. Java程序猿面试题集(181- 199)
  10. ultraEdit-32 PHP/HTML智能提示
  11. [NLP自然语言处理]计算熵和KL距离,java实现汉字和英文单词的识别,UTF8变长字符读取
  12. 使用Jersey实现图片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分离
  13. c++使用cmake创建dpdk项目
  14. 查看电脑系统参数(Windows)
  15. npm install报错
  16. 项目Alpha冲剂(3/10)
  17. Linux基础知识第四讲,文件内容命令
  18. 非WifI环境处理
  19. 关于学习python的想法
  20. icpc2018-焦作-E Resistors in Parallel-数论+大数

热门文章

  1. 1022 Digital Library
  2. 963. Minimum Area Rectangle II
  3. Python中shodan模块的使用
  4. Day001 Typora Markdown语法学习
  5. 一个或多个筛选器或者Listeners启动失败
  6. Compare the contents of two arrays
  7. PHP使用引用实现无限极分类
  8. vscode 超好用的前端插件
  9. 仅用 CSS 实现多彩、智能的阴影
  10. Spring Boot & Cloud 轻量替代框架 Solon 1.3.37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