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按照狂神说的教学视频学习的笔记,强力推荐,教学深入浅出一遍就懂!b站搜索狂神说或点击下面链接

https://space.bilibili.com/95256449?spm_id_from=333.788.b_765f7570696e666f.2

缓存

  1. 定义:

    • Cache

    • 存在内存中的临时数据。

    • 经常查询的数据放在缓存中,用户查询数据不去读数据库而是读缓存,从而提高查询效率。

  2. 好处:减少和数据库交互的次数,减少系统开销,提高系统效率。

  3. 限制:经常查询而且不易改变的数据才能使用缓存。

Mybatis缓存

  • Mybatis也有一个缓存设置,如缓存定义,Mybatis也一样:

    查询过的数据会放在内存中一段时间,下次使用就直接从内存中去取

  • 定义了两种缓存:

    • 一级缓存。

    • 二级缓存。

    • 为了提高扩展性,Mybatis定义了缓存接口Cache,可以实现Cache接口来自定义二级缓存。

  • 缓存不是一直有效的,缓存机制:

    • 所有 select 语句的结果将会被缓存。

    • 所有 insert、update 和 delete 语句会刷新缓存。

    • 缓存会使用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 Least Recently Used)算法来清除不需要的缓存。

    • 缓存不会定时进行刷新(也就是说,没有刷新间隔)。

    • 缓存会保存列表或对象(无论查询方法返回哪种)的 1024 个引用。

    • 缓存会被视为读/写缓存,这意味着获取到的对象并不是共享的,可以安全地被调用者修改,而不干扰其他调用者或线程所做的潜在修改。

    • 手动清理缓存

    • 备注:以上缓存机制官方没有明确说过是一级缓存的机制,官方只声明了这是二级缓存的默认机制,但是很多也是符合的,具体是不是还要看源码。

一级缓存

定义

  • 也叫本地缓存,其实就是SqlSession这个连接的缓存:

    • 从连接池获取1个SqlSession到放回连接池的这个过程中,查询到的数据会放在本地缓存中。

    • 以后如果要获取相同的数据,直接从缓存中那,不会再查数据库

  • 一级缓存默认是开启的,而且也关不掉。

演示

    @org.junit.Test
public void test(){
SqlSession sqlSession = MybatisUtils.getSqlSession();
UserMapper mapper = sqlSession.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User user = mapper.listById(1);
System.out.println(user);

System.out.println("===================");

User user2 = mapper.listById(1);
System.out.println(user2);
System.out.println(user==user2);

}
  • 输出内容(这个输出内容要配置日志,可以看我以前的blog):

    • 可以看到,从第一行查询语句到到最后一行释放连接,中间再没有查询语句,说明只查询了1次数据库。

    • 而且user和user2的内存地址都是一样的(user==user2 = true)

[com.rzp.dao.UserMapper.listById]-==>  Preparing: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
[com.rzp.dao.UserMapper.listById]-==> Parameters: 1(Integer)
[com.rzp.dao.UserMapper.listById]-<== Total: 1
User(id=1, name=RZP, pwd=123)
===================
User(id=1, name=RZP, pwd=123)
true
[org.apache.ibatis.transaction.jdbc.JdbcTransaction]-Resetting autocommit to true on JDBC Connection [com.mysql.cj.jdbc.ConnectionImpl@2118cddf]
[org.apache.ibatis.transaction.jdbc.JdbcTransaction]-Closing JDBC Connection [com.mysql.cj.jdbc.ConnectionImpl@2118cddf]
[org.apache.ibatis.datasource.pooled.PooledDataSource]-Returned connection 555273695 to pool.

拓展

        User user3 =new User();
try {
PropertyUtils.copyProperties(user3,user2);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qlSession.close();
user2.setId(123312);
System.out.println(user);
System.out.println(user2);
System.out.println(user3);

  • 需要导入依赖

        <!--工具类,可以复制对象-->
<!-- https://mvnrepository.com/artifact/commons-beanutils/commons-beanutils -->
<dependency>
<groupId>commons-beanutils</groupId>
<artifactId>commons-beanutils</artifactId>
<version>1.9.4</version>
</dependency>

缓存失效:

  • 增删改会失效缓存。(因为增删改以后数据就不一样了,显然要重新查)

@org.junit.Test
public void tes1(){
SqlSession sqlSession = MybatisUtils.getSqlSession();
UserMapper mapper = sqlSession.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User user = mapper.listById(1);
System.out.println(user);

mapper.updateUser(new User(2,"aaaa","bbbbb")); System.out.println("===================");
User user2 = mapper.listById(1);
System.out.println(user2);
System.out.println(user==user2);
}

  • 手动清理缓存

    • 可以使用sqlSession.clearCache()方法手动清理缓存

    @org.junit.Test
public void tes1(){
SqlSession sqlSession = MybatisUtils.getSqlSession();
UserMapper mapper = sqlSession.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User user = mapper.listById(1);
System.out.println(user);

sqlSession.clearCache();
System.out.println("===================");
User user2 = mapper.listById(1);
System.out.println(user2);
System.out.println(user==user2);
}
  • 通过debug模式,可以看到类似map的方式存储的。

二级缓存

定义

  • 全局缓存,一级缓存作用域太低,所以诞生了二级缓存。

  • 基于namespace级别的缓存,一个命名空间对应一个二级缓存(其实就是1个Mapper1个缓存)

  • 工作机制:

    • 一个会话(SqlSession)查询一条数据,该数据放在当前会话的一级缓存种。

    • 当前会话关闭了,该数据会保存到二级缓存种。

    • 新的会话查询信息,就可以从二级缓存获取内容。

    • 不同的Mapper查出的数据放在自己的缓存种。

  • 要开启缓存,首先要在主配置文件中显式的定义开启全局缓存:

    • 之所以说是“显式”的开启,是因为默认是开启的,但是如果想使用二级缓存,最好写上。

    <settings>
<setting name="cacheEnabled" value="true"/>
</settings>
  • 要使用二级缓存,只要直接在Mapper.xml中增加:

    <cache/>
  • 缓存机制也可以在这里面配置

     <cache eviction="FIFO" flushInterval="60000" size="512" readOnly="true"/>
  • eviction- 清除策略,可用的清除策略有:

    • LRU – 最近最少使用:移除最长时间不被使用的对象,默认的清除策略。

    • FIFO – 先进先出:按对象进入缓存的顺序来移除它们。

    • SOFT – 软引用:基于垃圾回收器状态和软引用规则移除对象。

    • WEAK – 弱引用:更积极地基于垃圾收集器状态和弱引用规则移除对象。

  • flushInterval-刷新间隔,60000 是60s

  • size-存储上线,最多存储512 个引用

  • readOnly-属性可以被设置为 true 或 false,默认是false

    • true-只能读,其实就是1级缓存中演示的,取多次对象的时候会给同一个地址的对象。

    • false-允许写,就是自动复制一个对象,而且是通过序列化复制的,因此要实现序列化接口。(见最后拓展)

  • type-可以通过实现你自己的缓存,或为其他第三方缓存方案创建适配器,来完全覆盖缓存行为。

<cache type="com.domain.something.MyCustomCache"/>
  • 定义的MyCustomCache要实现Cache接口

演示

  • Mapper.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DOCTYPE mapper
PUBLIC "-//mybatis.org//DTD Config 3.0//EN"
"http://mybatis.org/dtd/mybatis-3-mapper.dtd">

<mapper namespace="com.rzp.dao.UserMapper">
<!--使用二级缓存-->
<cache eviction="FIFO" flushInterval="60000" size="512" readOnly="true" />

<select id="listById" resultType="user" >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id}
</select> <update id="updateUser" parameterType="user">
update user set name=#{name},pwd=#{pwd} where id = #{id}
</update>
</mapper>
  • 测试方法

    @org.junit.Test
public void tes2(){
SqlSession sqlSession = MybatisUtils.getSqlSession();
UserMapper mapper = sqlSession.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User user = mapper.listById(1);
System.out.println(user);
sqlSession.close();


System.out.println("===================");
SqlSession sqlSession2 = MybatisUtils.getSqlSession();
UserMapper mapper2 = sqlSession2.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User user2 = mapper2.listById(1);
sqlSession2.close();
System.out.println(user2);
System.out.println(user==user2);
}
  • 很明显,只查询了一次,第二个SqlSessioin没有取资源

拓展-序列化

  • 上一个例子中,如果把readOnly设置成false

    <cache readOnly="false" />
  • 就会产生IO异常,提示这个实体类没有被序列化

 Cause: java.io.NotSerializableException: com.rzp.pojo.User
  • 这个时候只要在实体类里面继承序列化接口就可以了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pwd;
}
  • 而且查出来的对象是复制出来的,而不是同一个地址的对象(测试方法和上面一样)

序列化的定义

  • 对象序列化是一个用于将对象状态转换为字节流的过程,因为字节流才能将保存到磁盘文件中(持久化)或通过网络发送到任何其他程序;从字节流创建对象的相反的过程称为反序列化

  • 对象的存储必须要序列化,这里的存储和数据库的存储不一样,数据库是存储这个对象里属性的值,而不是这个对象。

  • 而把对象序列化只需要在实体类里继承序列化接口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
}
  • 这个接口是空的,其实是一个声明,告诉JVM这个类可以进行序列化。

  • 并不是所有类都可以序列化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3305649182361563&wfr=spider&for=pc

Mybatis缓存的基本流程

  1. 开始查询,看二级缓存中是否有数据。

  2. 二级缓存没有,看一级缓存中是否有数据。

  3. 一级也没有,查询数据库。

  4. 把查询得到的数据放在一级缓存中。

  5. 一级缓存结束,再放到二级缓存中。

Ecaches

  •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开源Java分布式缓存,主要面向通用缓存

  • 导入依赖

<!-- https://mvnrepository.com/artifact/org.mybatis.caches/mybatis-ehcache -->
<dependency>
<groupId>org.mybatis.caches</groupId>
<artifactId>mybatis-ehcache</artifactId>
<version>1.2.0</version>
</dependency>
  • 在resource里面配置ehcache.xml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ehcache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noNamespaceSchemaLocation="http://ehcache.org/ehcache.xsd"
updateCheck="false">
<!--
diskStore:为缓存路径,ehcache分为内存和磁盘两级,此属性定义磁盘的缓存位置。参数解释如下:
user.home – 用户主目录
user.dir – 用户当前工作目录
java.io.tmpdir – 默认临时文件路径
-->
<diskStore path="./tmpdir/Tmp_EhCache"/>

<defaultCache
eternal="false"
maxElementsInMemory="10000"
overflowToDisk="false"
diskPersistent="false"
timeToIdleSeconds="1800"
timeToLiveSeconds="259200"
memoryStoreEvictionPolicy="LRU"/>

<cache
name="cloud_user"
eternal="false"
maxElementsInMemory="5000"
overflowToDisk="false"
diskPersistent="false"
timeToIdleSeconds="1800"
timeToLiveSeconds="1800"
memoryStoreEvictionPolicy="LRU"/>
<!--
defaultCache:默认缓存策略,当ehcache找不到定义的缓存时,则使用这个缓存策略。只能定义一个。
-->
<!--
name:缓存名称。
maxElementsInMemory:缓存最大数目
maxElementsOnDisk:硬盘最大缓存个数。
eternal:对象是否永久有效,一但设置了,timeout将不起作用。
overflowToDisk:是否保存到磁盘,当系统当机时
timeToIdleSeconds:设置对象在失效前的允许闲置时间(单位:秒)。仅当eternal=false对象不是永久有效时使用,可选属性,默认值是0,也就是可闲置时间无穷大。
timeToLiveSeconds:设置对象在失效前允许存活时间(单位:秒)。最大时间介于创建时间和失效时间之间。仅当eternal=false对象不是永久有效时使用,默认是0.,也就是对象存活时间无穷大。
diskPersistent:是否缓存虚拟机重启期数据 Whether the disk store persists between restarts of the Virtual Machine. The default value is false.
diskSpoolBufferSizeMB:这个参数设置DiskStore(磁盘缓存)的缓存区大小。默认是30MB。每个Cache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个缓冲区。
diskExpiryThreadIntervalSeconds:磁盘失效线程运行时间间隔,默认是120秒。
memoryStoreEvictionPolicy:当达到maxElementsInMemory限制时,Ehcache将会根据指定的策略去清理内存。默认策略是LRU(最近最少使用)。你可以设置为FIFO(先进先出)或是LFU(较少使用)。
clearOnFlush:内存数量最大时是否清除。
memoryStoreEvictionPolicy:可选策略有:LRU(最近最少使用,默认策略)、FIFO(先进先出)、LFU(最少访问次数)。
FIFO,first in first out,这个是大家最熟的,先进先出。
LFU, Less Frequently Used,就是上面例子中使用的策略,直白一点就是讲一直以来最少被使用的。如上面所讲,缓存的元素有一个hit属性,hit值最小的将会被清出缓存。
LRU,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少使用的,缓存的元素有一个时间戳,当缓存容量满了,而又需要腾出地方来缓存新的元素的时候,那么现有缓存元素中时间戳离当前时间最远的元素将被清出缓存。
-->

</ehcache>

最新文章

  1. 从vs2010的UnitTestFramework类库提取私有方法反射调用的方法
  2. Linux Shell多命令执行
  3. Hadoop HDFS 架构设计
  4. mvc-4控制器和状态(1)
  5. isEqual
  6. mysql基础:mysql列类型--时间和日期
  7. idea 使用debugger技巧
  8. [HAOI 2016]食物链
  9. MIP 与 AMP 合作进展(3月7日)
  10. css实现背景模糊,但不影响背景上的内容
  11. __tostring()和__invoke()的用法
  12. python之面相对象进阶
  13. 完整备份和差异备份数据库的SQL脚本
  14. vue加载流程
  15. Centos7下GlusterFS分布式存储集群环境部署记录
  16. [HEOI2016/TJOI2016]字符串
  17. javascript之判断专题
  18. node 将本地项目docker化
  19. Selenium 3 + BrowserMobProxy 2.1.4 模拟浏览器访问 (含趟坑)
  20. 防Bug笔记

热门文章

  1. Django的路由系统01-路由分发
  2. mysql中实现更新数据+1,再次更新数据-1
  3. jupyter 安装问题 building &#39;zmq.libzmq&#39; extension error: Microsoft Visual C++ 14.0 is required. Get it with &quot;Microsoft Visual C++ Build Tools&quot;: http://landinghub.visualstudio.com/visual-cpp-build-tools
  4. 在vue中实现锚点定位功能
  5. Serverless与微服务
  6. drf认证组件(介绍)、权限组件(介绍)、jwt认证、签发、jwt框架使用
  7. Python可以用中文命名
  8. SSM框架学习笔记
  9. 998. 最大二叉树 II
  10. I2C的基本概念和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