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类

(一) 概述

把类定义在另一个类的内部,该类就被称为内部类。

举例:把类Inner定义在类Outer中,类Inner就被称为内部类。

  class Outer {
class Inner {
}
}

(二) 内部类的访问规则

​ A: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包括私有

​ B:外部类要想访问内部类成员,必须创建对象

  • 内部类被static修饰:可以直接new,没有外部类的关联引用,不必创建外部类后才能去创建内部类

    Inner in = new Inner();

  • 内部类没有被static修饰:得先new出来外部类的实例,再new内部类的,内部类有一个外部类的引用,内部类的第二篇文章会解释这部分

    Inner in = new Outer().new Inner();

(三) 内部类的分类

​ A:成员内部类

​ B:局部内部类

​ C:静态内部类

​ D:匿名内部类

(1)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就是位于外部类成员位置的类

特点:可以使用外部类中所有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包括private的)

1.没有使用static修饰的内部类。
2.在成员内部类中不允许出现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的声明。
static只能用在静态常量的声明上。
3.成员内部类中可以访问外部类中所有的成员(变量,方法),包含私有成员,如果在内部类中定义有和外部类同名的实例变量,访问方法:
OuterClass.this.outerMember;
4.构建内部类的实例,要求必须外部类的实例先存在
外部类的外部/外部类的静态方法:new Outer().new Inner();
外部类的实例方法:
new Inner();
this.new Inner();

A:格式: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age = 20;
//成员位置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age);
}
}
}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ges) {
//成员内部类是非静态的演示
Outer.Inner oi = new Outer().new Inner();
oi.show();
}
}

B:创建对象时:

  //成员内部类不是静态的:
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对象名 = new 外部类名().new 内部类名();

//成员内部类是静态的:
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对象名 = new 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C:成员内部类常见修饰符:

A:private

如果我们的内部类不想轻易被任何人访问,可以选择使用private修饰内部类,这样我们就无法通过创建对象的方法来访问,想要访问只需要在外部类中定义一个public修饰的方法,间接调用。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在这个public方法中增加一些判断语句,起到数据安全的作用。

  class Outer {
private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密码备份文件”);
}
} public void method() {
if(你是管理员){
Inner i = new Inner();
i.show();
}else {
System.out.println(“你没有权限访问”);
}
}
}

下面我们给出一个更加规范的写法

  class Outer {
private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密码备份文件”);
}
}
//使用getXxx()获取成员内部类,可以增加校验语句(文中省略)
public Inner getInner() {
return new Inn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Outer.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
inner.show();
}
}

B:static

这种被 static 所修饰的内部类,按位置分,属于成员内部类,但也可以称作静态内部类,也常叫做嵌套内部类。具体内容我们在下面详细讲解。

D:成员内部类经典题(填空)

请在三个println 后括号中填空使得输出25,20,18

  class Outer {
public int age = 18;
class Inner {
public int age = 20;
public viod showAge() {
int age = 25;
System.out.println(age);//空1
System.out.println(this.age);//空2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age);//空3
}
}
}

(2) 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就是定义在一个方法或者一个作用域里面的类

1.定义在方法体,甚至比方法体更小的代码块中

2.类比局部变量。

3.局部内部类是所有内部类中最少使用的一种形式。

4.局部内部类可以访问的外部类的成员根据所在方法体不同。

- 如果在静态方法中:

可以访问外部类中所有静态成员,包含私有

- 如果在实例方法中:

可以访问外部类中所有的成员,包含私有。

5.局部内部类可以访问所在方法中定义的局部变量,但是要求局部变量必须使用final修饰。

A 格式:

  class Outer {
public void method(){
class Inner {
}
}
}

B:访问时:

  //在局部位置,可以创建内部类对象,通过对象调用和内部类方法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age = 20;
public void method() {
final int age2 = 30;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age);
//从内部类中访问方法内变量age2,需要将变量声明为最终类型。
System.out.println(age2);
}
} Inner i = new Inner();
i.show();
}
}

C: 为什么局部内部类访问局部变量必须加final修饰呢?

因为局部变量是随着方法的调用而调用使用完毕就消失而堆内存的数据并不会立即消失

所以,堆内存还是用该变量,而该变量已经没有了。为了让该值还存在,就加final修饰。

原因是,当我们使用final修饰变量后,堆内存直接存储的是值,而不是变量名

(即上例 age2 的位置存储着常量30 而不是 age2 这个变量名)

(3) 静态内部类

我们所知道static是不能用来修饰类的,但是成员内部类可以看做外部类中的一个成员,所以可以用static修饰,这种用static修饰的内部类我们称作静态内部类,也称作嵌套内部类.

特点:不能使用外部类的非static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1.声明在类体部,方法体外,并且使用static修饰的内部类
2.访问特点可以类比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
3.脱离外部类的实例独立创建
在外部类的外部构建内部类的实例
new Outer.Inner();
在外部类的内部构建内部类的实例
new Inner();
4.静态内部类体部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中所有的静态成员,包含私有

解释:非静态内部类编译后会默认的保存一个指向外部类的引用,而静态类却没有。

简单理解

即使没有外部类对象,也可以创建静态内部类对象,而外部类的非static成员必须依赖于对象的调用,静态成员则可以直接使用类调用,不必依赖于外部类的对象,所以静态内部类只能访问静态的外部属性和方法。

  class Outter {
int age = 10;
static age2 = 20;
public Outter() {
} static class Inner {
public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age);//错误
System.out.println(age2);//正确
}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ter.Inner inner = new Outter.Inner();
inner.method();
}
}

(4) 匿名内部类

正所谓匿名内部类,正如它的字面意思一样,也就是没有名字的内部类(没有类名)。也是因为没有名字所以匿名内部类只能执行一次,想应该也能想到这一点吧,匿名内部类通常用简化代码编写。

一般都是有一个接口或者一个抽象类,按照常规逻辑,我们写一个子类例如 public xxName class extends xx...这样子,但是有时候可能这个子类只用了一次,我们如果使用时还是先创建一个子类,然后在代码中去创建子类的对象,就显得繁琐,那我们不去创建子类这个类,直接new 父类或接口,省去了创建子类的过程,new出来的这个父类或接口是没有类名字的,故叫做匿名内部类。

因为匿名内部类用的比较多,为了让大家彻底明白匿名内部类,以及使用它的好处,给大家来2个有味道的代码对比下:

public interface Father {
void say();
} class Son implements Fath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小可爱:爸爸,我想拉粑粑,你一会给我擦擦");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ather father = new Son();
father.say();
}
}
public interface Father {
void say();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Fath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小可爱:爸爸,我想拉粑粑,你一会给我擦擦");
}
}.say();
}
}
//同样实现了上面的功能,但是我们并没有创建中间类son,而是用了new Father{...},创建了一个对象,省去了中间类的定义,我们对象是根据类来创建的,类就像模板,模板有个名字,类名,这里没有模板自然就没有类名,也就是匿名类哈,我好啰嗦呀,哈哈哈。希望大家不要嫌弃,我就是这么的婆婆妈妈西喜爱
  • 1.没有名字的局部内部类。
  • 2.没有class,interface,implements,extends关键字
  • 3.没有构造器。
  • 4.一般隐式的继承某一个父类或者实现某一个接口

A 格式:

  new 类名或者接口名() {
重写方法();
}

本质:其实是继承该类或者实现接口的子类匿名对象

这也就是下例中,可以直接使用 new Inner() {}.show(); 的原因 == 子类对象.show();

  interface Inner {
public abstract void show();
}

class Outer {
public void method(){
new Inner()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show();
}
}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 = new Outer();
o.method();
}
}

如果匿名内部类中有多个方法又该如何调用呢?

  Inter i = new Inner() {  //多态,因为new Inner(){}代表的是接口的子类对象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

B:匿名内部类在开发中的使用

​我们在开发的时候,会看到抽象类,或者接口作为参数。

而这个时候,实际需要的是一个子类对象。

如果该方法仅仅调用一次,我们就可以使用匿名内部类的格式简化。

-----------------------------------------------------------------------------

2019-8-17更新补充

使用内部类的原因

(一) 封装性

作为一个类的编写者,我们很显然需要对这个类的使用访问者的访问权限做出一定的限制,我们需要将一些我们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操作隐藏起来,

如果我们的内部类不想轻易被任何人访问,可以选择使用private修饰内部类,这样我们就无法通过创建对象的方法来访问,想要访问只需要在外部类中定义一个public修饰的方法,间接调用。

  public interface Demo {
void show();
} class Outer {
private class test implements Demo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密码备份文件");
}
} public Demo getInner() {
return new test();
} }

我们来看其测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Demo d = outer.getInner();
i.show();
}

//运行结果
密码备份文件

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我们可以在这个public方法中增加一些判断语句,起到数据安全的作用。

其次呢,我们的对外可见的只是getInner()这个方法,它返回了一个Demo接口的一个实例,而我们真正的内部类的名称就被隐藏起来了

(二) 实现多继承 ※

我们之前的学习知道,java是不可以实现多继承的,一次只能继承一个类,我们学习接口的时候,有提到可以用接口来实现多继承的效果,即一个接口有多个实现,但是这里也是有一点弊端的,那就是,一旦实现一个接口就必须实现里面的所有方法,有时候就会出现一些累赘,但是使用内部类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public class Demo1 {
public String name() {
return "BWH_Steven";
}
} public class Demo2 {
public String email() {
return "xxx.@163.com";
}
} public class MyDemo {

private class test1 extends Demo1 {
public String name() {
return super.name();
}
}

private class test2 extends Demo2 {
public String email() {
return super.email();
}
}

public String name() {
return new test1().name();
}

public String email() {
return new test2().emai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Demo md = new MyDemo();
System.out.println("我的姓名:" + md.name());
System.out.println("我的邮箱:" + md.email());
}
}

我们编写了两个待继承的类Demo1和Demo2,在MyDemo类中书写了两个内部类,test1和test2 两者分别继承了Demo1和Demo2类,这样MyDemo中就间接的实现了多继承

(三) 用匿名内部类实现回调功能

我们用通俗讲解就是说在Java中,通常就是编写一个接口,然后你来实现这个接口,然后把这个接口的一个对象作以参数的形式传到另一个程序方法中, 然后通过接口调用你的方法,匿名内部类就可以很好的展现了这一种回调功能

  public interface Demo {
void demoMethod();
} public class MyDemo{
public test(Demo demo){
System.out.println("test metho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Demo md = new MyDemo();
//这里我们使用匿名内部类的方式将接口对象作为参数传递到test方法中去了
md.test(new Demo){
public void demoMethod(){
System.out.println("具体实现接口")
}
}
}
}

(四) 解决继承及实现接口出现同名方法的问题

编写一个接口 Demo

  public interface Demo {
void test();
}

编写一个类 MyDemo

  public class MyDemo {

public void test() {
System.out.println("父类的test方法");
} }

编写一个测试类

  public class DemoTest extends MyDemo implements Demo {
public void test() {
}
}

这样的话我就有点懵了,这样如何区分这个方法是接口的还是继承的,所以我们使用内部类解决这个问题

  public class DemoTest extends MyDemo {


private class inner implements Demo {
public void test() {
System.out.println("接口的test方法");
}
} public Demo getIn() {
return new inn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调用接口而来的test()方法
DemoTest dt = new DemoTest();
Demo d = dt.getIn();
d.test(); //调用继承而来的test()方法
dt.test();
}
}

//运行结果
接口的test方法
父类的test方法

同时可以参考下这篇文章中的例子,多思考下为什么有这些特点,怎么解释,怎么让自己信服。内部类

最新文章

  1. CSS 3学习——box-sizing和背景
  2. ASP.NET MVC验证 - 自定义验证规则、验证2个属性值不等【待验证】
  3. POJ 1661
  4. ASP.NET 成功执行Update 的 ExecuteNonQuery() 返回值大于0,但是查看数据库却没有改变
  5. throws 和 throw
  6. Objective-C、C++和swift 的运行效率比较
  7. MyBatis 动态SQL查询,多条件,分页
  8. Android FloatingActionButton(FAB) 悬浮按钮
  9. java集合使用——HashMap
  10. 20162330 实验一 《Java开发环境的熟悉》 实验报告
  11. Java线程面试题Top50
  12. [bzoj1692][队列变换]
  13. Dynamic Routing Based On Redis
  14. Python初识及变量
  15. Nagios服务器端配置文件详解
  16. HDU 6127 Hard challenge(扫描线)
  17. python之socket运用之传输大文件
  18. springboot之使用@ConfigurationProperties注解
  19. CHMOD命令怎么用?
  20. [Scala随用随学] —— sealed声明的作用

热门文章

  1. 使用docker制作Mysql镜像
  2. http ContentLength 为0 下载问题
  3. NAT模式/路由模式/全路由模式 (转)
  4. 一些php文件函数
  5. k8s之RBAC授权模式
  6. python virtualenv 基本使用
  7. SQL查找连续出现的数字
  8. CopyOnWriteArrayList 读写分离,弱一致性
  9. Can't locate CPAN.pm in @INC
  10. 修改conda和pip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