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缓存机制:

  缓存范围:

    应用程序中根据缓存的范围,可以将缓存分为三类:

     (1)事务范围缓存(单Session,即一级缓存)
      事务范围的缓存只能被当前事务访问,每个事务都有各自的缓存。缓存的生命周期依赖于事务的生命周期:当事务结束时,缓存的生命周期也会结束。事务范围的缓存使用内存作为存储介质。Hibernate中的一级缓存就属于事务范围。

     (2)应用范围缓存(单SessionFactory,即二级缓存)
      应用范围的缓存可以被应用程序内的所有事务共享访问。缓存的生命周期依赖于应用的生命周期,当应用结束时,缓存的生命周期同时结束。应用范围的缓存可以使用内存或硬盘作为存储介质。Hibernate的二级缓存就属于应用范围。

     (3)集群范围缓存(多SessionFactory)
      在集群环境中,缓存被一个机器或多个机器的进程共享,缓存中的数据被复制到集群环境中的每个进程节点,进程间通过远程通信来保证缓存中的数据的一致性,缓存中的数据通常采用对象的松散数据形式。有些Hibernate的二级缓存第三方插件支持集群范围缓存。

   (1) 一级缓存:

      一级缓存,就是Session缓存,其实就是内存中的一块空间,在这个内存空间存放了相互关联的Java对象。Session缓存是事务级缓存。伴随着事务的开启而开启,伴随着事务的关闭而关闭。Session缓存由Hibernate进行管理。Session缓存,是Hibernate内置的。是不能被程序员取消的。即,只要使用Hibernate,就一定要使用,更确切地说,就一定在使用Session缓存。
      当程序调用Session的load()方法、get()方法、save()方法、saveOrUpdate()方法、update()方法或查询接口方法时,Hibernate会对实体对象进行缓存。当通过load()或get()方法查询实体对象时,Hibernate会首先到缓存中查询,在找不到实体对象的情况下,Hibernate才会发出SQL语句到DB中查询。从而提高了Hibernate的使用效率。

      一级缓存相关的方法:

        evict(Object o):从Session中删除指定对象

        clear():无参数,将Session缓存清空

        contains(Object o):判断指定对象是否在Session中存在

        flush():无参数,将Session中对象状态同步到DB中

      快照(引用自北京动力节点):

        

        代码说明:

 @Test
public void test01_SQL() {
//1. 获取Session
Session session = HbnUtils.getSession();
try {
//2. 开启事务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3. 操作
//session.get的时候,hibernate就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加载到session缓存中,同时也会备份到快照中
Student student = session.get(Student.class, 2);
student.setName("n_2");
session.update(student);
//4. 事务提交
//commit是唯一的同步时间点,当程序运行到同步时间点时,
//hibernate先判断session缓存中的数据和快照中的数据是否相同,
//如果不相同,则更新数据库,如果相同,则不更新数据库,
//以上,两种情况,无论是否写了update,都成立
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5. 事务回滚
session.getTransaction().rollback();
}
}

     Session的刷新与同步:

      Session的刷新是指,Session缓存中的数据的更新。Session的同步是指,将Session缓存中的数据同步更新到DB中。执行同步的时间点只有一个:事务的提交。

      当代码中执行了对Session中现有数据的修改操作,即update()与delete()语句后,Session缓存并不会马上刷新,即并不会马上执行update与delete的SQL语句,而是在某个时间点到来时,才会刷新缓存,更新缓存中的数据。刷新的时间点主要有三个:

        (1)执行Query查询

        (2)执行session.flush()

        (3)执行事务的提交

      通过Session的setFlushMode()方法,可以设置缓存刷新模式:

      

      注意:增删改操作,当刷新时间点到来时是否马上进行缓存更新,各自情况还是不同的。

        删除操作,一到达刷新时间点,马上执行delete语句,更新Session中数据;

        更新操作,到达刷新时间点后,是否马上执行update语句,更新Session中数据,还要看该修改内容是否与快照一致若一致,则执行,否则,则不执行;

        插入操作,无需等到刷新时间点的到达,见到save()后马上执行insert语句。因为插入操作不是修改Session中已经的存在数据,而是给Session中添加数据。

        

   (2) 二级缓存:

      二级缓存是SessionFactory级的缓存,其生命周期与SessionFactory一致。SessionFactory缓存可以依据功能和目的的不同而划分为内置缓存和外置缓存。 
      SessionFactory的内置缓存中存放了映射元数据和预定义SQL语句,映射元数据是映射文件中数据的副本,而预定义SQL语句是在Hibernate初始化阶段根据映射元数据推导出来的SQL。SessionFactory的内置缓存是只读的,应用程序不能修改缓存中的映射元数据和预定义SQL语句,因此SessionFactory不需要进行内置缓存与映射文件的同步。
      SessionFactory的外置缓存是一个可配置的插件。在默认情况下,SessionFactory不会启用这个插件。外置缓存的数据是数据库数据的副本,外置缓存的介质可以是内存或者硬盘。SessionFactory的外置缓存也被称为Hibernate的二级缓存。
Hibernate本身只提供了二级缓存的规范,但并未实现,故需要第三方缓存产品的支持。常用的二级缓存第三方插件有: 
        EHCache、Memcached、OSCache、SwarmCache、JBossCache等。这些插件的功能各有侧重,各有特点。

        

      二级缓存的执行:当Hibernate根据ID访问数据对象时,首先会从一级缓存Session中查找。若查不到且配置了二级缓存,则会从二级缓存中查找;若还查不到,就会查询数据库,把结果按照ID放入到缓存中。执行增、删、改操作时,会同步更新缓存。

       二级缓存内容分类,根据缓存内容的不同,可以将Hibernate二级缓存分为四类:

          (1)类缓存:缓存对象为实体类对象

          (2)集合缓存:缓存对象为集合类对象

          (3)更新时间戳缓存:

          (4)查询缓存:缓存对象为查询结果

        二级缓存的并发访问策略:

        事务型(transactional):隔离级别最高,对于经常被读但很少被改的数据,可以采用此策略。因为它可以防止脏读与不可重复读的并发问题。发生异常的时候,缓存也能够回滚(系统开销大)。

        读写型(read-write):对于经常被读但很少被改的数据,可以采用此策略。因为它可以防止脏读的并发问题。更新缓存的时候会锁定缓存中的数据。

        非严格读写型(nonstrict-read-write):不保证缓存与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对于极少被改,并且允许偶尔脏读的数据,可采用此策略。不锁定缓存中的数据。

        只读型(read-only):对于从来不会被修改的数据,可使用此策略。

       二级缓存管理相关的方法:

        与二级缓存管理相关的方法,一般都定义在Cache接口中。而Cache对象的获取,需要通过SessionFactory的getCache()方法:

          Cache cache = sessionFactory.getCache();      

       二级缓存的配置(应用EHCache插件):

        (1)导入ehcache的jar包,略

        (2)在hibernate.cfg.xml中的<session-factory>元素中加入如下内容,开启二级缓存和注册二级缓存区域工厂:

 <!-- 开启二级缓存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ache.use_second_level_cache">
true
</property>
<!-- 注册二级缓存区域工厂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ache.region.factory_class">
org.hibernate.cache.ehcache.EhCacheRegionFactory
</property>

        (3)解压EHCache的核心Jar包ehcache-core-2.4.3.jar,将其中的一个配置文件ehcache-failsafe.xml直接放到项目的src目录下,并更名为ehcache.xml,注意其中的配置可以修改:

 <defaultCache
maxElementsInMemory="10000"
eternal="false"
timeToIdleSeconds="120"
timeToLiveSeconds="120"
maxElementsOnDisk="10000000"
diskExpiryThreadIntervalSeconds="120"
memoryStoreEvictionPolicy="LRU">
<persistence strategy="localTempSwap"/>
</defaultCache>

        (4)指定缓存内容:

          指定缓存内容,即指定哪个类或哪个集合要进行二级缓存。指定的位置有两处:映射文件、主配置文件。这两种任选其一即可。它们的效果是相同的,但各有利弊: 
            在映射文件中指定缓存内容,查看其类的映射文件时,一眼就可看到类为缓存类,集合为缓存集合。但,弊端是,缓存的指定位置分散,缺乏项目的整体性。 
            在主配置文件中指定缓存内容,可一眼看到整个项目中所有缓存类与缓存集合。但,弊端是,缓存内容的指定与类映射分离。

          映射文件中指定缓存内容: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hibernate-mapping PUBLIC
"-//Hibernate/Hibernate Mapping DTD 3.0//EN"
"http://www.hibernate.org/dtd/hibernate-mapping-3.0.dtd"> <hibernate-mapping package="com.tongji.beans">
<class name="Country">
<!-- 指定当前类为类缓存对象 -->
<!-- <cache usage="read-only"/> -->
<id name="cid">
<generator class="native"/>
</id>
<property name="cname"/>
<set name="ministers" cascade="save-update">
<!-- 指定当前集合为集合缓存对象 -->
<!-- <cache usage="read-only"/> -->
<key column="countryId"/>
<one-to-many class="Minister"/>
</set>
</class>
</hibernate-mapping>

          在主配置文件中指定缓存内容:在<mapping/>标签的后面指定类缓存与集合缓存

 <!-- 指定类缓存 -->
<class-cache usage="read-only" class="com.tongji.beans.Minister" />
<class-cache usage="read-only" class="com.tongji.beans.Country" />
<!-- 指定集合缓存 -->
<collection-cache usage="read-only"
collection="com.tongji.beans.Country.ministers" />

       补充:

          (1)类缓存,缓存的是类的详情;集合缓存,在没有对集合中元素对应的类进行类缓存的时候,缓存的是所有元素的id。

          (2)Query查询缓存,即session.createQuery(hql)时进行缓存。说明以下三点:

            (1)Query查询的结果也会存放到一、二级缓存中

            (2)Query查询默认不会从一、二级缓存中读取数据,但可以改变:

              先在主配置文件中,开启Query查询总开关:<property name="hibernate.cache.use_query_cache">true</property>

              查询时的代码:

 @Test
public void test02() {
//1. 获取Session
Session session = HbnUtils.getSession();
try {
//2. 开启事务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3. 操作
//第一次查询
String hql = "from Country where cid=1";
Country country1 = (Country) session.createQuery(hql).setCacheable(true).uniqueResult();
System.out.println("第一次查询:Country = " + country1);
//第二次查询
Country country2 = (Country) session.createQuery(hql).setCacheable(true).uniqueResult();
System.out.println("第二次查询:Country = " + country2); //将一级缓存数据清空
session.clear(); //第三次查询,从二级缓存中读取
Country country3 = (Country) session.createQuery(hql).setCacheable(true).uniqueResult();
System.out.println("第三次查询:Country = " + country3);
//4. 事务提交
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5. 事务回滚
session.getTransaction().rollback();
}
}

          (3)Query查询要从缓存中读取数据,必须保证Query所执行的HQL语句完全相同。因为Query查询,不仅将数据存放到了缓存中,还将HQL语句存放到了缓存中。

          (4)修改时间戳:在二级缓存存放的对象中,比一级缓存中多出一个属性,updateTimeStamp,修改时间戳。只要这个属性发生改变,就说明有操作修改了DB中的数据,二级缓存中的该缓存对象已经不是最新数据,需要从DB中再次查询更新。

            而Query接口的executeUpdate()方法所进行的更新,可以绕过一级缓存,但会修改二级缓存中缓存对象的updateTimeStamp值,由于该值的改变,二级缓存就会通过新的查询来更新缓存中的数据(一、二级缓存都更新了)。

最新文章

  1. java BigDecimal add 等方法遇到的问题
  2. 用TextPaint来绘制文字
  3. loadView在App启动时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4. eclipse svn异常:RA layer request failed 的解决方案
  5. 杨辉三角 &amp;&amp; 鸽兔同校
  6. 弹出对话框 UIAlertController
  7. javascript模拟html title
  8. Javascript的数组操作[转]
  9. oracle里的优化器
  10. 详解基于vue,vue-router, vuex以及addRoutes进行权限控制
  11. 第34章 授予类型 - Identity Server 4 中文文档(v1.0.0)
  12. tabpanel如何隐藏页签表头以及基本用法总结
  13. position:fixed失效情况
  14. python练习二—画幅好画
  15. OpenSSL-Win64创建IdentityServer证书
  16. SpringBoot整合Mybatis完整详细版
  17. CentOS下zabbix监控mysql5.6版本主从
  18. Flask系列03--Flask的路由 app.route中的参数, 动态参数路由
  19. 记录一次读取memcache缓存的优化
  20. C# 收银机顾显(客显)及打印小票(58热敏打印机)

热门文章

  1. FileZilla Server ftp 服务器下通过alias别名设置虚拟目录(多个分区)
  2. 关于字符编码:ascii、unicode与utf-8
  3. MT【157】至少一个小于1
  4. Linux内核设计第六周学习总结 分析Linux内核创建一个新进程的过程
  5. 【最小割/二分图最大独立集】【网络流24题】【P2774】 方格取数问题
  6. PPTP协议握手流程分析--转载
  7. Spyder使用IPython Console弹出绘图窗口的设置方法
  8. hibernate的懒加载
  9. (四)关于读文件的结束的判别方法(EOF和feof)以及区别
  10. string 中的一些优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