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CP流控

之前我们介绍过TCP是基于窗口的流量控制,在TCP的发送端会维持一个发送窗口,我们假设发送窗口的大小为N比特,网络环回时延为RTT,那么在网络状况良好没有发生拥塞的情况下,发送端每个RTT就可以发送N比特的数据,发送端的速率应该与N/RTT成正比,因此通过改变发送窗口的大小就可以控制发送端的发送速率,那么接收端就可以通过控制发送端发送窗口的大小来控制发送速率。这样接收端需要有一种方式通告发送端接收端期望的发送窗口大小,这种方式就叫做窗口通告(window advertisement),或者叫做窗口更新(window update)。另外窗口更新(window update)一般特指窗口大小发生变化的时候通告新窗口的事件。TCP是双向通信,因此TCP两端都会同时维护一个发送窗和一个接收窗。

二、TCP窗口信息交互

如下图所示,在client发送至server方向(C->S)的数据传输用下方的浅色箭头表示,而server发送至client方向(S->C)的数据传输用上方的深色箭头表示。图中深色和浅色字段也分别标示了不同数据传输方向的信息。与C->S方向浅色表示的数据传输相对应的,在client端会维护一个发送窗口,在server端会维护一个接收窗口,client端发送窗口的滑窗操作需要依靠S->C方向数据段的ACK和WIN信息来更新(在图中同样用浅色标示了出来),server端接收窗口的滑窗操作则需要C->S方向数据段中Seq和Data信息来更新。与S->C方向深色表示的数据传输相对应的,在server端会维护一个发送窗口,在client端会维护一个接收窗口,server端发送窗口的滑窗操作需要依靠C->S方向数据段的ACK和WIN信息来更新(在图中用深色标示了出来),client端接收窗口的滑窗操作则需要S->C方向数据段中Seq和Data信息来更新。这样可以看到一个TCP连接共有四个窗口,TCP会用窗口结构(window structures)来维护这些相关信息。

除了连接建立过程中的TCP报文外,每个TCP报文都会带有一个有效的系列号Seq、确认号Ack Number、窗口大小Window size字段。其中系列号和确认号我们之前已经接触介绍过多次。而窗口大小Window size字段则表示接收端还有多少预留空间来接收数据,即接收端愿意接收的最大系列号为(Ack number + Window size)。一般来说接受端的应用层在接收到TCP数据后都会立即读取出来,这样实际上通过Window size通告的预留空间并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是如果接收端应用层没有及时读取新接收到的TCP数据的话,这些数据就会在缓存空间中积压,进而Window size慢慢变小(实际上linux会自动调整接收缓存和发送缓存,这里暂时按照固定缓存大小的情况来说明,后续文章在介绍缓存自动调整),如果应用层一直没有读取数据,那么最终没有缓存空间后,Window size就会变为0,发送端也就不能继续发送新数据了。Window Size字段最大为16bit,但是通过TCP的WIndow Scale选项可以扩大到大约1GB大小(请参考前面文章中关于WSOPT选项的介绍)。

三、发送端滑窗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发送窗口结构(send window structure),如下图所示在发送端的系列号空间中,可以划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已经发送并且已经收到ACK确认包的数据,已经发送但是还没有收到ACK确认包的数据,还未发送但是对端可以接收的数据,还未发送的对端还未准备接收的数据。其中SND.UNA、SND.NXT、(SND.UNA+SND.WND)三个构成了这四部分的边界。而我们说的发送窗则是中间两部分数据,即SND.UNA构成发送窗口的左边沿,(SND.UNA+SND.WND)构成发送窗的右边沿。左右边沿之间的数据也叫做Offered Window,SND.NXT和(SND.UNA+SND.WND)之间的数据也叫做Usable Window。

当接收端回复ACK确认包并确认新数据的时候(同时带有Window size字段),发送窗口左边沿就会向右移动,右边沿一般也会向右滑动,但是也可能保持位置不变甚至向左移动,我们一般用Closes、Shrinks、Opens等来描述窗口边沿的变化情况

Closes:当发送窗口的左边沿向右移动的时候,我们一般称呼为窗口关闭。这一般发生在对端ACK确认了新数据,但是整个window size大小变小。

Shrinks:当发送窗的右边向左移动的时候我们称呼为窗口收缩。RFC1122强烈建议避免这种情况,但是接收端TCP要等处理这种情况。

Opens:当发送窗口的右边沿向右移动的时候,我们称呼为窗口打开。这一般发生在应用层读取了新数据或者缓存自动调整的时候,对端TCP可以接收更多的新数据场景。

因为ACK是累积确认的,所以发送窗口的左边沿不会向左移动。一个常见的情况是ACK number确认了新数据,而Window size大小并没有变化(原因是应用层即使读取了TCP接收的数据或者缓存自动调整),这时候我们就说向前推进(advance)了这个发送窗口,或者说这个发送窗向前滑动(slide forward)了。当ACK number确认了新数据,但是Window size慢慢变小,最后变为0的时候,这种窗口称呼为zero window,这时候发送端就不能发送任何的数据了,需要定时探测对端的窗口大小,这种场景我们后面会进行进一步的介绍。

四、接收端滑窗

接着我们看一下接收窗口结构(receive window structure),如下图所示接收窗口要简单一些,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已经接收的系列号连续的并且回复了ACK报文的数据,未接收的但是正准备接收的数据或者是已经接收的落在了接收窗口内部但是系列号不连续的数据,还未准备接收的数据。其中RCV.NXT指向了接收窗的左边沿,(RCV.NXT+RCV.WND)指向了接收窗的右边沿。RCV.WND指定了接收窗口的大小。通过这个接收窗口结构可以让接收端避免接收到重复的报文。按照协议超过(RCV.NXT+RCV.WND)的数据是可以丢弃的,但是在后面文章中我们将会看到linux实现一般并不会直接丢掉窗口右边的报文。

五、wireshark示例

在linux内部会维护几个与发送窗口相关的变量如下:snd_una、snd_wnd、snd_nxt。与接收窗口相关的变量如下rcv_nxt、rcv_wnd。另外选择窗口的时候还会涉及一个rcv_mss的变量,这个变量是linux对对端MSS的一个保守估计值,在讲解延迟ACK的时候我们已经介绍过这个变量是如何初始化和调整的,这里不再介绍。下面我们通过一个TCP通信实例来看一下server端这几个变量的变化,在测试过程中,我们通过SO_RCVBUF选项设置server端为3000,client端为3500。并把tcp_adv_win_scale的值由默认的1改为2。SO_RCVBUF选项与Window size的关系我们后面内容会介绍。

1、server端收到No3这个数据包之后,即在三次握手之后,server端这几个变量分别为snd_una=1065017116、 snd_wnd=5250、 snd_nxt=1065017116、 rcv_nxt=188998934、 rcv_wnd=4500、 rcv_mss=536

2、server端收到No4回复No5确认包之后,server端这几个变量分别为snd_una=1065017116、 snd_wnd=5250、 snd_nxt=1065017116、 rcv_nxt=188999034、 rcv_wnd=4400、 rcv_mss=536,实际上这几个变量是在收到No4变量的时候更新的,并不是在发出No5之后。

3、server端发出No6数据包之后,server端这几个变量分别为snd_una=1065017116、 snd_wnd=5250、 snd_nxt=1065017316、 rcv_nxt=188999034、 rcv_wnd=4400、 rcv_mss=536

4、server端收到No7确认包之后,server端这几个变量分别为snd_una=1065017316、 snd_wnd=5050、 snd_nxt=1065017316、 rcv_nxt=188999034、 rcv_wnd=4400、 rcv_mss=536

5、server端收到No8数据包回复No9确认包之后,server端这几个变量分别为snd_una=1065017316、 snd_wnd=5050、 snd_nxt=1065017316、 rcv_nxt=189001185、 rcv_wnd=2249、 rcv_mss=2151

6、接着server端应用层把接收到的2251bytes全部读取出来

7、server端接着发出No11报文,在应用层把缓存的TCP数据读取出来后,此时接收缓存对应的最大接收窗口已经可以到4500bytes,但是linux在处理的时候会取rcv_mss的整数倍,因此在No11报文中可以看到Window size=4502。

补充说明:

1、Window size的选择流程比较复杂,并不是都选为rcv_mss的整数倍,示例中因为Window scale选项为0,且满足一些条件所以才会把Window size选择为4302。详细的流程可以参考代码tcp_select_window。

最新文章

  1. 使用ganglia监控hadoop及hbase集群
  2. 解决SSH无密码登陆后又需要密码登陆
  3. 在Android4.4上新增加keycode
  4. GUID vs INT Debate【转】
  5. windows log
  6. Double 类型运算时的精度问题
  7. javascript中base64和Gzip的使用
  8. POJ 1185炮兵阵地 (状压DP)
  9. [转载] 《Hadoop基础教程》之初识Hadoop
  10. 川普和习G-20会面为缓和中美贸易战提供了很大的机会
  11. (5)HomeAssistant 增加设备
  12. 响应式网站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
  13. python之enumerate函数:获取列表中每个元素的索引和值
  14. UILabel的一些属性
  15. eclipse以O开头的版本安装tomcat插件
  16. overflow的使用
  17. 关于 contentWindow, contentDocument
  18. 理解js事件循环(event loop)
  19. BLACKPYTHON学习(一)
  20. HDU 3535 AreYouBusy (混合背包之分组背包)

热门文章

  1. Flask之app实例的参数配置
  2. .Net 面试题 汇总(六)
  3. 怎样才能使用ChipScope 加入被优化掉的信号
  4. PC平台逆向破解实验报告
  5. 成都Uber优步司机奖励政策(1月11日)
  6. STM32堆栈指针疑问
  7. 鸡啄米:C++编程之十四学习之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8. php session存入redis
  9. 华硕N43sl VNP 连接问题 800 807 621
  10. 2019年猪年海报PSD模板-第一部分